夏日時節(jié),一陣雨水一陣太陽后,山林間野生菌破土而出,玉溪隨之進入食菌季,牛肝菌、青頭菌、雞樅等各類野生菌“躍上”餐桌,帶給食客鮮美到極致的享受。近日,記者來到北城興隆菌子園——一家做了三十多年菌子的飯店,探尋玉溪野生菌的做法和吃法,解鎖玉溪菌子的美味密碼。
北城興隆菌子園菜品多樣,給人極致的舌尖體驗。
來到位于紅塔區(qū)北城街道高橋社區(qū)的北城興隆菌子園,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布局別致,給人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飯店創(chuàng)始人劉永武和妻子黃國瓊熱情地招待紛至沓來的客人。“一到吃菌的季節(jié),客人就多了起來,全國各地來的都有。”黃國瓊說。
菌子的經(jīng)典做法是爆炒,常見的是青椒炒或是干椒炒,北城興隆菌子園的炒菌,客人來了必點。牛肝菌、北風菌、見手青等野生菌炒熟以后,芳香撲鼻,直擊人的味蕾。該店推出的炒菌菜品,還有加入玉溪風味老醬的吃法,肉乎乎的菌片加上老醬的醇厚,汁液飽滿、色澤油亮,滋味美妙而獨特。加入老醬,也成了玉溪炒菌的一大特色。
黃國瓊介紹,見手青在野生菌中可謂大名鼎鼎,不少食客慕名前來。炒的時候多放油,并用干辣椒炒,可以激發(fā)見手青的香氣,口感也能達到最佳。同時,菌中“貴族”干巴菌也以爆炒最為經(jīng)典,這時往往不放醬,選擇青椒或是干椒即可。為了增加風味,炒干巴菌時把菜籽油和豬油混合起來,吃起來又香又脆,回味無窮。
北城興隆菌子園還有多種菌子與肉類組合的菜品。其中青頭菌蒸肉要選菌帽還沒有完全打開的菌子,把下面的菌柄切下來跟肉一起剁成末,調(diào)味之后再塞進菌帽里蒸,這算是一道“工夫菜”了,吃起來滿口爆汁,非常鮮甜。雜菌黃燜雞則要加入玉溪風味老醬,土雞肉的香味、菌子的鮮味和醬香味縈繞舌尖,馥郁醇厚,久久難以消散。此外,野生菌餃子和野生菌小籠包也深受食客喜歡,薄薄的面皮把野生菌和肉末包裹在一起,既精致又可口。
雜菌黃燜雞。
野生菌煲湯,味美至極,也是不少食客偏愛的吃法。黃國瓊告訴記者,青頭菌、雞樅、雞油菌等都適合煲湯,只需要加些油和蔥花,味道就很鮮美,又有營養(yǎng)。
北城興隆菌子園這些年推出了鮮雞湯野生菌火鍋,其在菌湯制作上十分考究,選取本地的肥美土雞和野生菌一起熬制。熱乎乎地盛出一碗湯,湯汁鮮甜可口,菌子軟爛,雞肉滑嫩,讓人大飽口福。品完湯,再涮菜,是食客必須懂得的程序。
鮮雞湯野生菌火鍋。
以菌為名,足以體現(xiàn)一家飯店做菌的專業(yè),其煎、炸、烹、煮應有盡有,且根據(jù)每種菌子不同的特點,精心做出不同的搭配,給人極致的舌尖體驗。同時,除了野生菌,該店還有瓜花煎雞蛋、酸菜肉、涼拌松花蛋等菜品,把玉溪家常風味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黃國瓊看來,做菌子最難的是之前的采買、揀選、漂洗,沒有眼力和耐心是不行的,且做菌子是一項技術(shù)活,要嚴格按照流程操作以防中毒。“野生菌的食用在于一個鮮,為確保食材新鮮,我們精選食材,認真把關(guān),保證新鮮又安全。”黃國瓊總結(jié)經(jīng)營秘訣時說。
不吃野生菌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來玉溪赴一場舌尖上的“菌子之約”,真切體驗菌香的滋味,讓這個夏天和美食相伴。(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艾麗/文 鄧星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