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饒美麗的玉溪壩子,深藏著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老味道。在紅塔區(qū)北城街道后所社區(qū),一座有著上百年歷史的滇中傳統(tǒng)“一顆印”民居靜靜矗立,這里便是藝銘軒飯店的所在地。在這里,玉溪的地道美食與濃厚的文化氣息交融,喚醒了人們對往昔歲月里美食的無限眷戀。
秋日的下午,記者探訪藝銘軒飯店,遠遠看到陽光灑在青瓦白墻、飛檐翹角的古樸建筑上,顯得格外寧靜。踏入庭院,青石板鋪就的小徑蜿蜒曲折,小橋流水潺潺,四周綠意盎然。步入大門,一股深沉而靜謐的氣息撲面而來,每一塊木板,每一根梁柱,都仿佛在低聲述說著歲月流轉(zhuǎn)中的滄桑,讓人不禁沉浸其中。
藝銘軒飯店所在地是一座有著上百年歷史的滇中傳統(tǒng)“一顆印”民居。
2020年,玉溪知名收藏家張洛滔租下了這座承載著無數(shù)歷史滄桑的民居。面對破敗不堪的建筑,張洛滔選擇了搶救性地修繕。他傾盡全力,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力求在維護其原有風貌的同時,賦予其新的生命。在修繕過程中,他在每一處細節(jié)中都傾注了心血。在布局上,張洛滔巧妙地參考了傳統(tǒng)民居的格局,既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韻味,又融入了現(xiàn)代的便利與舒適;在裝飾上,他更是匠心獨運,每一件擺設(shè)都經(jīng)過精心挑選,力求為顧客打造一個懷舊而雅致的用餐空間。值得一提的是,張洛滔巧妙地將部分收藏的老字畫與老物件融入裝飾中,使得整個空間更顯韻味無窮。
2021年,藝銘軒飯店開始營業(yè),為顧客呈現(xiàn)玉溪地道的傳統(tǒng)美食。在這里,每一道菜品,每一口湯汁,是家的溫暖,是兒時的記憶,也是時光的饋贈。
燒皮子。
張洛滔對玉溪傳統(tǒng)老味道的執(zhí)著與傳承,體現(xiàn)在每一道菜肴中,無論是高麗肉的脆甜、灌肚的鮮美,還是黃燜老鴨的濃香,都是對玉溪傳統(tǒng)菜系的致敬。張洛滔堅信“食材為本,烹飪?yōu)檩o”,堅持選用玉溪本地最新鮮的食材,并遵循季節(jié)的時令,讓食物的自然之美在餐桌上得以完美呈現(xiàn)。因此,在藝銘軒飯店,沒有固定菜單,而是根據(jù)時令選取最新鮮的食材,還原最地道的玉溪風味。
藝銘軒飯店的另一大特色是其獨特的預(yù)約配菜服務(wù)。顧客可以提前預(yù)約,由專業(yè)的配菜師根據(jù)個人口味和營養(yǎng)需求,精心搭配葷素菜品,確保每一份美食都營養(yǎng)均衡,滿足不同客人的喜好。此外,開業(yè)至今,藝銘軒飯店堅持讓每一位顧客免費享受青堆雜醬米線的美味,盡享美好的用餐體驗。
青堆雜醬米線。
藝銘軒飯店不僅追求味蕾的享受,更追求精神的滋養(yǎng)。從建筑風格到內(nèi)部布局,再到每一處裝飾,無不透露出歷史文化的氣息,宛如一封封泛黃的信箋,靜靜述說著過往的故事。踏入其中,仿佛每一位訪客都能成為歷史的見證者、文化的傳承者。飯店會不定期舉辦各類書畫展,以多樣的主題和豐富的作品,為顧客的味蕾之旅點綴上一層濃厚的藝術(shù)色彩。
藝銘軒飯店為顧客呈現(xiàn)玉溪地道的傳統(tǒng)美食。
“希望每一位走進藝銘軒的顧客,不僅能品嘗到玉溪的地道美食,還能感受到文化的溫度,找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與美好。”張洛滔說。在他的愿景中,藝銘軒不僅僅是一個飯店,更是一個承載著歷史與文化、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的平臺。在這里,每一位食客都能在美食與文化的交融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詩意生活。
藝銘軒飯店以其獨特的存在,喚醒人們對過往歲月的美食記憶,成為一處品味玉溪老味道和感受厚重歷史文化的好去處。不妨走進藝銘軒飯店,讓味蕾帶領(lǐng)你穿越時光,品味玉溪的韻味,開啟一段由美食與文化編織的美妙旅程。(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艾麗/文 鄧星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