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博遠給孩子們上反詐課。
“鄭警官早!”“警察叔叔好!”在孩子們此起彼伏的問候聲中,華寧縣公安局青龍派出所民警鄭博遠迎來了作為法治副校長的又一個開學季。從初任時的生澀到如今的熟練,鄭博遠用“三重轉(zhuǎn)變”完成了從新警到校園安全守護者的蛻變,讓孩子們的上學路更踏實。
從“一人講”到“大家講”
讓安全知識“活”起來
第一次以法治副校長的身份講課,鄭博遠只會照著材料念法律條文,課堂沉悶又枯燥。如今再走進校園,他用摸索出的“因人而異”講課方式開展普法宣傳。面對學生,他用案例引導大家討論,讓法律知識變得有趣;針對老師,他結(jié)合最新詐騙案例,拆解詐騙手法,幫老師們守住“錢袋子”;遇到食堂工勤人員,他用大白話講食品安全、消防要點,聽得人心里亮堂堂;就連在校門口接送區(qū),他也能抓住碎片化時間,給家長們普及交通安全常識。
鄭博遠深知“一個人講不如一群人傳”。在他牽頭下,司法、公安、社會組織等力量被整合起來,組建了聯(lián)合宣講團。從此,安全知識不再是他的“獨角戲”,而是變成了一群人的“接力賽”,覆蓋校園每個角落。
從“查問題”到“防未然”
讓安全防線“實”起來
“校園安全不能只靠‘查問題’,得幫學校建起‘防未然’的預警機制。”這是鄭博遠當法治副校長后悟到的道理。
最初,他的安全檢查只是一張簡單的清單,看設(shè)備、查隱患就完事。一年后,清單變成了系統(tǒng)化流程,重點盯學校責任落實、制度預案完善,更注重“授人以漁”。排查隱患時,他會拉著校領(lǐng)導一起分析風險點,教大家怎么堵漏洞;檢查消防設(shè)施時,他不只看設(shè)備壞沒壞,還會現(xiàn)場教學,從思想上激發(fā)學校抓安全的積極性、主動性。為了讓隱患不“反復”,他推動建立了校園安全隱患“雙排查”制度,教職工日常巡、民警定期專業(yè)查,雙重保障把風險攔在校園外。
從“按劇本”到“重實戰(zhàn)”
讓應(yīng)急能力“強”起來
“現(xiàn)實生活中的危險不會按劇本走。”過去開展校園應(yīng)急演練,鄭博遠嚴格照著流程來,但總覺得少了點“真勁兒”?,F(xiàn)在,他把每一次演練都當作實戰(zhàn)對待,結(jié)合校園周邊治安情況,把真實案例融進演練場景。看到保安手持防暴盾站位過散,他立刻上前示范,耐心糾正不規(guī)范的防御動作。
“疏散的核心是‘快速有序’,而非盲目求快,必須提前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演練一結(jié)束,他立刻召集老師和安保人員復盤全過程。
“演練不是演給別人看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關(guān)乎真實情境下的安全。我們要做的是通過每一次練習,讓正確的反應(yīng)成為每個人的本能。”鄭博遠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而他的警務(wù)日志,就是最好的見證:一天里,3場普法課、37處重點部位檢查、1次應(yīng)急演練、5處隱患整改,每一組數(shù)字背后,都是他對校園安全的重視。
如今的鄭博遠,早已從初任法治副校長的新手,成長為校園安全的“主心骨”。而他,只是青龍派出所全體民輔警守護校園的一個縮影。他們用日復一日的堅守,把責任刻在擔當里,把安全寫在孩子們的上學路上,守護著校園的每一個朝朝暮暮。(通訊員 吳娜 文/圖)